行业资讯

 

19121122秒,由我校与航天科工集团四院第九总体设计部联合研制的“行云试验一号”卫星搭载“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23753秒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25150秒,卫星首次过顶西北工业大学卫星测控地面站,顺利建立天地链路,卫星状态正常,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我校航天学院周军教授带领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试验队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了发射任务,航天科工集团第九总体设计部与我校对“行云试验一号”卫星进行L波段和UHF/VHF波段联合测控。

 

“行云试验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是L频段短报文通信设备,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后,随后将开展L频段短报文通信等多项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卫星平台基于标准2U立方星进行创新设计,整星质量为2.79kg。卫星由西北工业大学卫星测控地面站和航天科工集团测控站进行联合测控。

 

“行云”系统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推出的商业航天系列重大工程之一的“天基物联网”工程,旨在建立我国首个低轨窄带卫星通信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物联网信息的无缝获取、传输与共享,可广泛应用于包括野外数据采集、物流运输、安全检测、救灾应急等领域。“行云试验一号”卫星是“行云”系统的第一颗试验验证星,也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此次任务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行云试验一号”卫星突破传统的卫星研制模式,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成熟完善的航天产品研制经验与西北工业大学创新技术相结合,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卫星的研制周期,从任务明确到正样卫星出厂整个周期不到5个月。我校周军教授带领的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依托“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和“研究生微小卫星创新基地”参加了“行云试验一号”卫星的研制。

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主体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目前已具备较完善的立方星总体设计、部组件研制生产、整星组装集成、整星测试与试验,以及在轨测控等条件,建成了陕西省首个高校卫星测控地面站。团队已经研制成功了2U3U6U12U等系列化的立方星平台、立方星部组件产品和立方星电磁弹射部署器等,并形成了立方星总体设计、组装集成和测试试验等规范,可以在36个月内完成1颗立方星的研制,拥有年产1020212U立方星平台的能力。

 

2016年以来,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已经完成了3颗立方星的研制任务,主要包括: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已于2016625日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大气层外自然偏振光特性的探测;自主研制的欧盟QB50计划“翱翔一号”2U立方星已于201612月赴荷兰完成最终交付,该星将参加人类首次低热层大气的探测;本次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总体设计部联合研制并成功发射的“行云试验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低轨窄带卫星通信。这充分体现了西北工业大学在立方星技术方面已经形成了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的研制模式,具有针对不同的用户载荷需求与任务要求的适应性,所研制的立方星平台和部组件产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已初步拥有了产业化的条件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