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
杨惠珍1,2, 刘西洋1,2     
1. 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
2. 水下信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72
摘要: 逆运动学求解对机械臂位姿控制和轨迹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逆运动学求解存在多解及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的逆运动学求解算法。适应度函数融合位姿误差和"最柔顺"原则,不存在多解及奇异解问题;引入减法聚类分析,提升算法通用性;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提升了算法收敛速度及精度。利用六自由度机械臂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快、精度高,可求得唯一解。
关键词: 逆运动学     自适应小生境     遗传算法    

机械臂轨迹规划和位姿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逆运动学求解, 即由机械臂末端抓手位姿矩阵求所需关节角矩阵。逆运动学是笛卡尔空间到关节空间的一种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 通常具有多个解, 如何从解集中选取出所需的最优解也是机械臂轨迹和位姿控制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的传统方法包括:解析法, 几何法和数值法等[1]。针对不同款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 Kucuk等[2]将数值法与解析法结合, 求得了封闭解; Liu等[3]提出矩阵分块化简的解析法, 解决了逆运动学的奇异性问题, 并以PUMA560为对象进行了验证; 对于具有冗余关节的机械臂, Pfurner[4]利用数值解法求得了完整封闭解; 魏延辉等[5]采用构形平面法将机械臂工作构形进行位置和姿态匹配, 然后采用半解析的方式求得逆运动学解, 解决了奇异解问题; 徐文福等[6]提出了逆运动学求解的关节角参数化及臂型角参数化2种方法, 求得了解析解, 并通过仿真算例对所提算法进行了有效性校验。Tørdal等[7]采用共形几何代数法求得了其解析解, 为逆运动学求解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在数值法研究方面, 有学者利用神经网络算法来求解机械臂的逆运动学问题。Almusawi等[8]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Köker[9]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算法, Yuan等[10]提出误差逆传播(BP)与径向基(RBF)并行的神经网络算法, 解决机械臂求逆问题。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正运动学获取训练及测试数据, 将位姿矩阵和关节角矩阵分别作为网络的输入和输出, 建立两者的映射关系, 完成求逆运算。然而上述文献中, 运用神经网络建立逆运动学模型时对训练样本进行了限制, 使其成为单解问题, 因此可以得到收敛的最优解。机械臂运动学是笛卡尔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非一对一映射关系, 训练样本应尽可能代表机械臂工作空间。利用神经网络算法无法对这种非一对一的映射关系进行准确建模, 求解逆运动学时存在缺陷。

逆运动学是一个多元多峰函数最值求取问题,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等智能优化算法也可用于求解该类问题。Ģavdar[11]提出了基于人工蜂群的逆运动学求解算法, 并与粒子群算法, 和谐搜索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Huang等[12]基于混合Taguchi DNA群体智能算法对逆运动学进行了求解, 并与GA进行了精度对比。Tabandeh等[13]通过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adaptive niched genetic algorithms, ANGA)对逆运动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求得了六自由度机械臂的8组逆解。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逆运动学问题时以最小化位姿误差为目标, 对机械臂构型无特殊要求, 通用性强。

本文对基于ANGA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 主要做了以下几点改进:(1)提出了融合位姿误差和“最柔顺”原则的适应度函数, 求得了最柔顺即能耗最小的最优解。(2)引入减法聚类算法解决ANGA需准确已知逆解个数的限制, 提升了算法通用性。(3)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采用最优保存策略, 交叉操作基于君主方案, 进行多点非均匀变异, 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及精度。

1 机械臂运动学求解问题

根据Denavit和Hartenberg提出的D-H法, 连杆坐标系i和坐标系i-1之间的关系由以下4个变量进行描述:关节角θi、连杆扭角αi-1、连杆偏移di、连杆长度ai-1, 可得连杆坐标系和坐标系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如(1)式所示

(1)

式中, c代表角度余弦, s代表角度正弦。θi, αi-1, di, ai-1即D-H参数, 由机械臂的结构决定。

对于n自由度的机械臂来说, 正运动学是由关节角矩阵求位姿矩阵0Tn的过程, 如(2)式所示。

(2)

逆运动学是正运动学的反解, 即当给定0Tn后求其关节角的过程。解析法通过依次在(2)式两边同时左乘Ai-1, 即可由等式两边相等逐步解出θi, 故解析法会有Ai-1是否存在的问题。机械臂构型需满足Pieper准则才存在封闭解, 方能使用解析法进行求解。此外, 逆运动学存在多解问题, 如对于六自由度机械臂而言, 最多可能求得8组逆解, 而这8组逆解都能达到该位姿点, 需进一步根据结构及任务需求等限制求得最优解。

2 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

适应度值是GA选择优良个体的衡量标准, 被选中个体完成后续的交叉、变异操作。适应度函数常由目标函数变换而来, 用以计算个体的适应度值。

2.1 基本适应度函数

为了保证机械臂达到期望位姿的误差最小, 目标函数选为个体位姿与期望位姿之间的误差

(3)

式中, Pe表示位置误差, Oe表示姿态误差。位置误差用欧氏距离来计算

(4)

式中, Px, Py, Pz分别代表期望点的三维坐标, x, y, z为通过(2)式计算而得的个体三维坐标值。由(2)式和(4)式即可求得GA运行过程中, 个体与期望点的位置误差。

姿态误差用横滚, 俯仰和偏转角RPY各角度差值的绝对值之和来表示

(5)

式中:R, P, Y分别代表期望点的横滚角、俯仰角和偏转角;$φ$, θ, ϕ代表GA中个体的横滚角、俯仰角和偏转角。由于位置与姿态误差描述所采用的单位不同, 因此在两者叠加时需进行归一化操作, 归一化系数ωpωo如(6)~(7)式所示

(6)
(7)

式中:Pmax为机械臂所能达到的最大工作距离;θmaxθmin分别为关节工作范围的最大最小值。

对于逆运动学求解, (3)式所得结果越小, 代表该个体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 其更应被遗传算法选中。因此, 适应度函数定义为

(8)
2.2 融合“最柔顺”原则的适应度函数

“最柔顺”原则即机械臂从当前位姿点到期望点之间各关节转角之和尽量小, 大臂运动尽量少, 因此建立如下的目标函数

(9)

式中, θieθis分别为个体对应点和起始点处关节i的角度值; ωi为该关节对应的加权系数。大臂的转动会带动小臂, 因此随着关节编号的增大, 加权系数应适当缩小, 这样可使大臂运动较少, 运动更加平滑, 能耗更少。

将最柔顺目标与位姿目标相结合, 构建目标函数及适应度函数分别如下所示

(10)
(11)
(12)

γ是位、姿误差动态权重值, 用于调节进化方向。遗传进化开始时, f(P, O)较大, γ接近于0.5。随着个体的进化, f(P, O)逐渐减小, γ向1靠近。适应度函数如此设置, 可使f(P, O)与f(θ)在进化过程中占有合适的权重, 使得进化方向更加合理。

3 基于改进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的逆运动学求解 3.1 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

小生境遗传算法(niched genetic algorithms, NGA)可以更好地保持解的多样性, 同时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 特别适合于复杂多峰函数的最值求取问题[14]。NGA在解决多峰函数的最值求取问题时, 需准确设定小生境半径dmin, 对逆运动学求解而言, dmin无法准确获得。由Goldberg和Wang提出的ANGA基于经济学的垄断竞争模型[15], 将个体分为商家和顾客两大群体, 商家以最大化小生境半径范围内顾客数量且更接近其他商家为目标, 顾客以最接近商家而又最不拥挤为目标, 通过两者的共同进化实现多峰问题求解。ANGA的小生境半径由个体间欧氏距离确定, 而后逐步更新, 并依群体进化目标自适应调整。对于逆运动学求解来说, 商家就是最优关节角组合的代表, 顾客则是遗传算法迭代操作的个体。

3.2 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改进

ANGA在求解多峰函数问题时, 需通过先验知识准确设定商家个数。由于仅通过正运动学无法推知逆解个数, 故引入聚类算法对ANGA运算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本文采用减法聚类算法。减法聚类是根据周围数据点的密度寻找最佳数据点以定义聚类质心的方法, 通过聚类分析使得利用改进ANGA求逆时无需准确设定逆解个数。其参数设定在下述步骤9中详细说明。

遗传算子的设定对GA的收敛速度及搜索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标准遗传算法的选择操作基于“轮盘赌”法, 依概率对个体进行选择, 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会使部分优良个体缺失, 选择误差较大。本文选择算子采用最优保存策略, 即个体依适应度值高低进行排序, 选取适应度值高的一半个体作为父代, 进行交叉、变异操作产生子代, 更利于优良个体信息的保持, 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及精度。交叉操作采用君主方案, 即取最优个体与所有偶数位个体进行交叉操作产生新个体, 使得新个体都含有最优个体部分信息, 使得进化更具方向性; 变异操作基于非均匀多点变异, 与均匀变异相比能够增强重点区域的局部搜索能力, 改善标准遗传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差的问题。

3.3 改进ANGA算法流程

Step 1  构建种群:随机产生相互独立的商家和顾客种群, 每个个体都由n个关节角度值组成。

(13)
(14)

式中, BC分别代表商家和顾客种群, 每个关节角度值在其工作范围内随机产生。对于个体θi=[θi1, θi2, …, θim], 用欧式距离来衡量个体间差距。

(15)

Step 2  计算小生境半径(dmin):dmin与适应度值及评定新商家是否更优相关, 初值常由(17)式计算而得

(16)
(17)

式中, di为个体i与其他个体之间的最小欧式距离, m为个体总数, k通常取1。对于满足dijdmin的个体, 将其加入到对应的小生境群体中。

Step 3  计算顾客和商家的适应度值:对于某一小生境范围内的顾客, 以共享适应度值fC衡量其适应度。例如, 对于顾客C, 其在遗传代数t中选择最为接近的商家B的服务, 而商家B为共计mB, t个顾客提供服务, C的共享适应度值是

(18)

式中, fC依(8)式或(12)式计算而得, CB代表商家B所服务的顾客的集合。简而言之, 同一小生境范围内的顾客共享适应度值。

商家的适应度值是其所服务顾客适应度值的总和

(19)

Step 4  基于最优保存策略的选择操作:对初始的NC, NB个个体进行适应度值计算, 依适应度值由高到低分别对顾客和商家个体进行排序, 取适应度值较高的, 个体作为父群体。

Step 5  交叉、变异操作:交叉操作采用君主方案, 从父群体中选取最优个体与其他所有偶数位的个体进行交叉, 产生新群体; 完成交叉操作后, 进行非均匀多点变异操作, 产生子群体。

Step 6  更新父代:对子群体依步骤3进行适应度值计算, 与父群体合并, 对合并群体选取适应度值较高的, 个体作为新父代群体。

Step 7  更新小生境半径(dmin):dmin初值取di的平均值可尽量多地包含个体, 保证小生境系统的多样性。迭代过程中, 应逐渐减小dmin。随着dmin的减小, 顾客集中区域的商家仍保有顾客, 而分散区域的商家将被迫寻找顾客集中度更高的区域, 使最终结果更为接近最优解。在每步迭代中, dmin按照(20)式逐步较小

(20)

式中, G为最大迭代步数, Gt为当前迭代步数, λ通常取0.2~0.8之间的常数。

Step 8  终止判定:判定适应度值是否小于设定误差范围或迭代次数是否已满足要求, 若是则退出循环输出结果, 否则返回步骤5, 继续循环。

Step 9  减法聚类分析:减法聚类将聚类中心数据集中的每个点都视作潜在的聚类中心, 根据周围数据集密度指定聚类中心。对于M维的数据集{x1, x2, …, xn}, 样本xi的密度值为

(21)

式中,, 为xi的邻域半径, 半径以外的点对xi的密度贡献很小。

选取数据集中密度值最高的点xc1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假定xck为第k次选定的聚类中心, 按(22)式对其他点进行密度修正

(22)

选取密度值最大的点为新聚类中心xck+1。一般取Rb=(1.2~1.5)Ra, 定义为一个密度指标函数显著减小的邻域。由(23)式判断xck+1是否满足聚类中心要求

(23)

若(23)式不成立, 则xck+1设定为聚类中心, 通过(22)式寻找新聚类中心; 若成立则聚类结束, 输出结果。其中0 < δ < 1, 取值越小则聚类数越多。

4 仿真分析

以经典工业机械臂PUMA560为例, 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以下仿真实验:

仿真实验一:采用改进ANGA, 适应度函数取(12)式, 求得“最柔顺”原则下机械臂逆运动学的最优解。

仿真实验二:采用改进ANGA, 适应度函数取(8)式, 求得机械臂逆运动学的8个解。

仿真实验三:适应度函数取(12)式, 对比改进ANGA与传统ANGA在求解速度及精度上的差异。

PUMA560具有6个转动关节, 前三关节确定腕部参考点位置, 后三关节决定腕部方位。其D-H坐标系如图 1所示。

图 1 PUMA560 D-H坐标系

图 1可得表 1所示的PUMA560 D-H参数表。

表 1 PUMA560 D-H参数表
连杆i θi/rad αi-1/rad ai-1/m di/m
1 θ1 0 0 0
2 θ2 -1.570 8 0 0.149 09
3 θ3 0 0.4318 0
4 θ4 -1.570 8 0.203 2 0.433 07
5 θ5 1.570 8 0 0
6 θ6 -1.570 8 0 0.562 50

为了体现全部8组解, 将其各关节工作范围统一为[-π, π] rad。ANGA算法参数设置如表 2所示。

表 2 算法参数设置
参数
顾客种群规模 100
商家种群规模 10
G 300
λ 0.5
Pc 0.8
Pm 0.1
θmax/rad π
θmin/rad
ωi 1, 0.9, 0.8, 0.5, 0.3, 0.1
RPY角/rad
(Px, Py, Pz)/m (0.2, 0.2, 0.4?
θis/rad [1, 0.5, 0.5, 1, 1, -1.5]
δ 0.25

仿真实验一以θis=[1, 0.5, 0.5, 1, 1, -1.5]rad为当前机械臂各关节角度, 所得结果为θie=[1.344 2, 0.030 1, 0.481 3, 1.370 8, 1.048 2, -2.965 5]rad。求得了“最柔顺”原则下的最优解。

仿真实验二不考虑“最柔顺”原则, 以位置坐标(0.2, 0.2, 0.4)m, RPYrad为目标位姿点, 求得了对应的8组逆解, 如表 3所示。

表 3 不考虑柔顺的逆运动学求解结果
rad
序号 θ1 θ2 θ3 θ4 θ5 θ6
1 1.345 1 0.029 7 0.480 3 1.371 4 1.047 1 -2.966 4
2 1.345 1 0.029 7 0.480 3 -1.770 2 -1.047 1 0.175 2
3 1.345 1 2.034 9 2.759 5 -1.997 1 -1.944 3 2.042 3
4 1.345 1 2.034 9 2.759 5 1.144 5 1.944 3 -1.099 3
5 -2.914 9 3.112 9 2.759 5 2.329 5 -1.482 9 0.394 9
6 -2.914 9 3.112 9 2.759 5 -0.812 1 1.482 9 -2.746 7
7 -2.914 9 1.110 4 0.480 3 1.102 2 -0.942 6 2.586 7
8 -2.914 9 1.110 4 0.480 3 -2.038 9 0.942 6 -0.554 9

对应的起始臂形及目标位姿, 所得8组逆解臂形及末端抓手朝向分别如图 2, 3所示。以圆心坐标为(0.2, 0.2, 0.4) m, 半径为0.05 m的球体代表目标物所处位置, 以Xe-Ye-Ze坐标系描述目标物的RPY运动姿态。以X-Y-Z坐标系描述末端抓手的RPY运动姿态。

图 2 起始臂形及目标位姿图
图 3 逆解臂形及目标位姿图

对于求得的8组逆解, 由正运动学计算其所对应的抓手位置坐标和RPY角, 以检验算法的求解精度。结果如表 4所示。

表 4 逆解结果对应位置及RPY角
序号 位置/m RPY角/rad
Px Py Pz 横滚 俯仰 偏转
1 0.200 1 0.201 2 0.400 9 0.522 6 0.787 2 1.047 5
2 0.200 1 0.201 2 0.400 9 0.522 6 0.787 2 1.047 5
3 0.199 7 0.199 3 0.398 6 0.522 8 0.783 1 1.048 1
4 0.199 7 0.199 3 0.398 6 0.522 8 0.783 1 1.048 1
5 0.198 3 0.199 7 0.399 1 0.523 0 0.788 4 1.044 5
6 0.198 3 0.199 7 0.399 1 0.523 0 0.788 4 1.044 5
7 0.200 5 0.200 2 0.401 2 0.525 7 0.788 4 1.045 3
8 0.200 5 0.200 2 0.401 2 0.525 7 0.788 4 1.045 3

图 3中a)~h)分别对应表 4的第1~8组结果。由表 4可知, 本文所提出的逆运动学求解算法可求PUMA560固定位姿对应的8组逆解, 位置误差在2 mm以内, 角度误差在0.2°以内, 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实验一所得最优解与表 4所示第1组及图 3a)非常接近, 而其在8组数据中更满足“最柔顺”原则。因此实验一所得结果即为“最柔顺”原则下的最优解。

仿真实验三中改进ANGA与ANGA的适应度函数均取(12)式, 算法参数设定及初始条件同表 2, 对比适应度值变化曲线, 结果如图 4所示。并各进行了300次求解, 对迭代结束时的最终适应度值进行了对比, 如图 5所示。

图 4 适应度进化曲线对比图
图 5 多次求解最终适应度值对比图

图 4可得, 采用改进ANGA的适应度值进化速度远高于传统ANGA。图 5表明, 改进ANGA在300次求解过程中, 几乎每次的最终适应度值都大于传统ANGA, 由(12)式可知, 适应度值越大表明求解结果更为精确。因此, 改进ANGA在求解速度及精度上性能更优。

5 结论

机械臂运动学是笛卡尔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非一对一映射关系, 逆运动学求解属于多元多峰函数最优解求取问题。在对逆运动学进行深入分析后, 提出了基于改进ANGA的机械臂求逆算法, 算法以目标位置及RPY角作为输入, 适用于视觉等传感器伺服的机械臂中。融合“最柔顺”原则, 求得了最优解, 为机械臂的轨迹规划提供了基础。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 收敛速度快, 无机械臂构型限制。下一步将进行该算法的实验研究, 针对实际机械臂系统进行轨迹规划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ANANTHANARAYANAN H, ORDÓÑEZ R. Real-Time Inverse Kinematics of (2n+1) DOF Hyper-Redundant Manipulator Arm via a Combined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Approach[J].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15, 91: 209-226. DOI:10.1016/j.mechmachtheory.2015.04.011
[2] KUCUK S, BINGUL Z. Inverse Kinematics Solutions for Industrial Robot Manipulators with Offset Wrists[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14, 38(7/8): 1983-1999.
[3] LIU H, ZHOU W, LAI X, et al. An Efficient Inverse Kinematic Algorithm for a Puma560-Structured Robot Manipulato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 2013, 10(5): 236. DOI:10.5772/56403
[4] PFURNER M. Closed Form Inverse Kinematics Solution for a Redundant Anthropomorphic Robot Arm[J]. 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 2016, 47: 163-171. DOI:10.1016/j.cagd.2016.05.008
[5] 魏延辉, 韩寒, 于园园, 等. 构形平面方法求解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6, 37(8): 1096-1102.
WEI Yanhui, HAN Hai, YU Yuanyuan, et al. Solving Inverse Kinematics for Redundant Manipulator Using Configuration Plane Method[J]. 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2016, 37(8): 1096-1102. (in Chinese)
[6] 徐文福, 张金涛, 闫磊, 等. 偏置式冗余空间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的参数化方法[J]. 宇航学报, 2015, 36(1): 33-39.
XU Wenfu, ZHANG Jingtao, YAN Li, et al. Parameterized Inverse Kinematics Resolution Method for a Redundant Space Manipulator with Link Offset[J].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2015, 36(1): 33-39. (in Chinese)
[7] TØRDAL S S, HOVLAND G, TYAPIN I.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Inverse Kinematics on a 6-DOF Industrial Robot Using Conformal Geometric Algebra[J]. Advances in Applied Clifford Algebras, 2017, 27(3): 2067-2082. DOI:10.1007/s00006-016-0698-2
[8] ALMUSAWI A R J, DVLGER L C, KAPUCU S. A New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in Solving Inverse Kinematics of Robotic Arm(Denso VP6242)[J].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2016: 2016.
[9] KÖKER R. A Neuro-Simulated Annealing Approach to the Inverse Kinematics Solution of Redundant Robotic Manipulators[J]. 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 2013, 29(4): 507-515. DOI:10.1007/s00366-012-0277-7
[10] YUAN T, FENG Y. A New Algorithm for Solving Inverse Kinematics of Robot Based on BP and RBF Neural Network[C]//2014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2014: 418-421
[11] ÇAVDAR T, MOHAMMAD M, MILANI R A. A New Heuristic Approach for Inverse Kinematics of Robot Arms[J].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3, 19(1): 329-333. DOI:10.1166/asl.2013.4700
[12] HUANG H C, XU S S D, HSU H S. Hybrid Taguchi DNA Swarm Intelligence for Optimal Inverse Kinematics Redundancy Resolution of Six-Dof Humanoid Robot Arms[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4(1): 1-9.
[13] TABANDEH S, MELEK W W, CLARK C M. An Adaptive Niching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 for Generating Multiple Solutions of Serial Manipulator Inverse Kin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to Modular Robots[J]. Robotica, 2010, 28(4): 493-507. DOI:10.1017/S0263574709005803
[14] SHABBIR F, OMENZETTER P. Model Updat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with Sequential Niche Technique[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6, 120: 166-182. DOI:10.1016/j.engstruct.2016.04.028
[15] YUAN T, FENG Y. A New Algorithm for Solving Inverse Kinematics of Robot Based on BP and RBF Neural Network[C]//2014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2014: 418-421
Solving Approach of Inverse Kinematics for Manipulators Based on Improved Adaptive Niche Genetic Algorithm
YANG Huizhen1,2, LIU Xiyang1,2     
1.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
2.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Underwater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Xi'an 710072, China
Abstract: Solving the inverse kinematics for a manipulato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anipulator's pose control and trajectory planning. Aiming at the poor generality and difficulty of finding an optimal solution from the multiple inverse kinematics solutions, a novel solution approach based on the modified adaptive niche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he principle of 'most suppleness' is integrated into the fitness function such that the only optimal solution can be found; The clustering is introduced into the approach for enhancing the generality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improved for increasing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accuracy.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a six degree of freedom manipulator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ffective and high precision, and can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Keywords: inverse kinematics (IK)     manipulator     adaptive niche    
genetic algorithm     optimal solution    
西北工业大学主办。
0

文章信息

杨惠珍, 刘西洋
YANG Huizhen, LIU Xiyang
基于改进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
Solving Approach of Inverse Kinematics for Manipulators Based on Improved Adaptive Niche Genetic Algorithm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 37(3): 488-495.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2019, 37(3): 488-49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8-05-24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