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的改进的SIFT算法研究
黄登山, 王晓楠    
西北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
摘要: 在传统的SIFT算法之上,结合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提出一种改进的SIFT算法。Canny算子可以有效地避免边缘响应,但是出现平滑过度和边缘移位。利用Hillbert-Huang变换增强图像轮廓。然后提出一种基于Canny算子和Hillbert-Huang变换的改进算法。与原算法所提取的特征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改进的算法获得的特征点更加精确,消除了一些错误特征点,精确率提高,而且提高了抗噪声性能。
关键词: 改进的SIFT算法     Canny算子     Hillbert-Huang变换     边缘检测    

图像匹配作为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军事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研究手段,近年来一直被人们不断进行深入探索,在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手段:颜色或灰度特征提取、纹理边缘特征提取、图像代数特征提取、图像变换系数特征提取[1]。其中,SIFT算法以其受光照强度影响小,对目标遮挡处理结果好,良好的鲁棒性以及实时高速的特点,在特征点检测中被许多学者广泛应用。文献[2]提出SIFT算法通过确定尺度空间、检测关键点位置、确定关键点位置以及对选取关键点描述几个步骤,最终实现图像匹配。然而SIFT算法也存在缺陷,SIFT算法中利用DOG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后所得到的关键点,由于边缘响应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真正的关键点。在边缘检测中,Canny算子具有滤波、增强以及检测等多方面优化,受到噪声干扰性小,但是Canny算子处理步骤中,利用高斯算子对图像平滑处理时,会出现过度平滑和边缘移位的情况[3]。二维的Hillbert-Huang变换用于图像分解中,可以将图像分解成对应的内蕴模函数,使边缘轮廓更加清晰。所以将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进行融合,两者同时检测出的关键点,即为应该选取的特征点。

1 Canny和Hillbert-Huang算法

John F. Canny于1986年提出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它抗噪性能好、定位精度高。Canny算子边缘检测共分为5个步骤:

1) 利用高斯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滤波。

式中,G(x)为水平方向,G(y)为竖直方向,G(x,y)为高斯滤波,I(x,y)为原图像,H(x,y)为平滑后的图像。

2) 计算图像的强度及方向。

其中,(2)式、(3)式为偏导数,(4)式、(5)式为梯度幅值和梯度方向。

3) 利用非极大抑制来消除错误点并得到单像素边缘点。

在图像3×3邻域中,若相邻2个点的梯度值低于当前点,则可认为该点为边缘点,标记1,否则标记为0。

4) 利用双阈值二值化得到边界。

预先设定检测需要的高低阈值,对图像进行双阈值处理,梯度幅值大于高阈值则必定是边缘,梯度值低于低阈值则必不是边缘,介于两者之间的,判断八邻域内是否存在高于高阈值的梯度幅值,存在则是边缘,否则不是。

5) 边界跟踪,得出最后边缘图像。

但是,Canny边缘检测算子较为关键的一步,用高斯滤波器进行线性平滑滤波,若高斯空间取值小时,精度高但是代价是平滑性差,噪声高[4]

二维Hillbert-Huang(HHT)变换是当代处理非线性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有效手段。要有2个步骤:①多分辨经验模态分解(EDA);②瞬时频率求解。二维Hillbert-Huang变换应用于分解图片中,可以按照频率的高低分解出信号的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5]。具体步骤如下:

1) 求解IMF,利用二维HHT进行图像分解,分解得到包含信息的高频部分H1与包含轮廓的低频部分

将(6)~(9)式加和,得到二维IMF: 式中,I(x,y)为二维信号,是对信号求解均值曲面,为第n个IMF分量。

2) 继续利用二维HHT分解低频部分,分解成高频的信息部分H2和低频的L1

3) 对图像轮廓进行加强。

4) 利用Canny算子对二维HHT变换处理后再进行边缘检测。

2 改进的SIFT算法

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由David G.Lowe首次提出,在2004年对其进行总结完善。SIFT算法的核心是尺度空间不变理论,并且对于光照、遮挡、杂物场景以及图像的旋转、缩放、平移等十分容易干扰特征提取的因素,有较好地处理结果[6]。但是,该算法也存在缺陷,即利用DOG算子进行关键点定位时,会产生较强的边缘响应[7],虽然SIFT中存在消除错点这一步骤,但是与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处理后的边缘检测生成的边缘点比较后,仍然存在错点。于是,将SIFT算法中得到的关键点改进为利用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进行边缘检测获得关键点点集,将2种算法得到的关键点集进行比较,2个点集中相同的则保留,不相同的则去除关键点。改进的SIFT算法的步骤是:

1) 定义尺度空间和DOG算子。

定义尺度空间概念,用下面函数表示:

式中,G(x,y,σ)是高斯函数,I(x,y)是原图像,*表示卷积运算。

为了有效检测尺度空间中的关键点,David G.Lowe提出了DOG(different of gaussian)算子,它由不同尺度的高斯差分和与图像卷积得到。

2) 空间极值点检测

关键点是有DOG局部极值点组成的,关键点的初步探查是通过1组内各DOG相邻2个图层之间比较得到的。任意一个像素点都需要和它所有相邻点进行比较,需要比较相邻3×3邻域内的8个点,以及上下2层,共8+9×2=26个点。对获得的已知离散上的点进行子像素差值,并且对DOG曲线进行差值拟合,利用DOG函数在尺度空间的Taylor展开式,令方程为零,求其导数。求出对应极值点方程。

式中,X=(x,y,σ)T,$\hat{X}$为中心偏移量。在X中的任何一个维度值超过0.5,则视为偏移。

3) 加入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确定最终特征点

消除边缘响应,得到SIFT算法检测的特征点点集R1,加入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对图像进行二次边缘检测,得到特征点点集R2,将2次得到的特征点进行比较,相同则留下R2中的点,不相同则将该点与R2中对应点所处在3×3邻域内的点集R3比较,相同则留下R2中的点,否则,将这个点与R2中的其他点比较。

式中,f1f2是标志点,当f1为0时,去除点集R1中的对应点,为1时则保留。当f2为8时,保留点集R1中的对应点,为7时,则舍去改点。

4) 关键点描述,以及方向分配。

关键点梯度的幅值和方向:

确定计算描述点所需要的空间区域,计算权值,生成描述子梯度直方图。按照特征点尺寸对特征点进行排序,生成特征点。

3 实验结果分析

将改进后的SIFT应用到图片处理中,对比于原来的SIFT算法,利用40幅图片进行实验,可以发现边缘检测的点得数量约减少17%,下面是其中5幅图片进行实验,利用原SIFT算法和改进的SIFT算法检测的结果。

图 1可以得到表 1

图 1 原有的SIFT算法与改进后的SIFT算法的比较

表 1 原SIFT与改进SIFT特征点对比
参数第1幅图第2幅图第3幅图
原SIFT特征点13222 9291 158
改进SIFT特征点10618 788933
除去特征点264 141225
精确率/%19.7018.0619.43

表 1中体现了改进后的SIFT算法提取的特征点的数目,其中第3幅图较为复杂,如果用原有的SIFT算法进行特征点提取,将会出现很多由于边缘响应产生的错点,改进后的SIFT算法不仅鲁棒性增加,更提高了精确度。

4 结 论

本文中提供的算法是在原SIFT算法基础上,将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进行数据融合的边缘检测方法加入算法中,通过加入特征点的比较,提高了算法特征点检测的精度,使SIFT算法在图像匹配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去除约18%~19%的边缘点,提高稳定性以及抗噪声性能。由于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进行数据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算法的复杂度有所增加。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只能应用于二维灰度图像,对彩色图像的处理还要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翟俊海,赵文秀,王熙照. 图像特征提取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2009,29(1):106-112 Zhai Junhai, Zhao Wenxiu, Wang Xizhao. Research on the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J].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2009, 29(1): 106-112 (in Chinese)
Cited By in Cnki (109) |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2] Lowe D G. 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2004, 60(2): 91-110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3] 李楠, 周波. 结合Canny和Hilbert-Huang变换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 47(8): 209-211 Li Nan, Zhou Bo. Edge Deteciton of Image Based on Canny and 2-Demension Hilbert-Huang Transform[J]. ComPuter Englneering and Appliacations, 2011, 47(8): 209-211 (in Chinese)
Cited By in Cnki (0)
[4] Koenderink Jan J, 1. Theory of "Edge-Detection"[J]. Springer Proceedings in Mathematics, 2012, (6): 35-49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5] Norden E Huang. Hilbert-Huang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s[M].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05
[6] Chen Chunche, Shang Lin. Using Binarization and Hashing for Efficient SIFT Matching[J].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2015(30): 86-93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7] Wang Anna, Wang Zhe, Li Shiyao. Research on a Novel Medical Image Non-Rigid Registration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SIFT Algorithm[J].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0(3): 91-99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An Improved SIFT Algorithm Based on Canny Operator and Hillbert - Huang Transform
Huang Dengshan, Wang Xiaona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
Abstract: An improved SIFT algorithm, based on Canny operator and Hillbert - Huang transform is put forward. Canny operator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edge response but there will be a smooth transition and shift of the edge. We utilize Hillbert-Huang transform to enhance image contour. Then we propose an improved SIFT algorithm based on Canny operator and Hillbert-Huang transform. We compare the feature points extracted with original SIFT algorithm.; the feature points with the improved SIFT algorithm, are smaller in number than those extracted with the original SIFT algorithm,eliminating unsatisfactory feature points and this giving better accuracy rates in Fig.l:19.7% in the first case,18.06% in the second case, and 19.43% in the third case.
Key words: Canny operator     Hillbert-Huang transform     improved 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algorithm    
西北工业大学主办。
0

文章信息

黄登山, 王晓楠
Huang Dengshan, Wang Xiaonan
基于Canny和Hillbert-Huang变换的改进的SIFT算法研究
An Improved SIFT Algorithm Based on Canny Operator and Hillbert - Huang Transform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 33(6): 962-965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2015, 33(6): 962-96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5-03-12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